首页>旗帜课程> 党建 >刘守英: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刘守英: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 2023-07-24      924     分享:

【授课老师】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发展研究奖获得者。

【课程简介】

二十大报告有一个关键词叫“中国式现代化”,刘守英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课程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深刻阐述,本文为其结合二十大报告,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课程大纲】

一,理解现代化

(一)是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最彻底的一场社会变革。

(二)是现代化是一场人类全方位的革命性转型。

(三)是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场转换,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

(四)是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五)是现代化在各国各地区显示出巨大的差异性。

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一)共同特征是发展的变革。

(二)共同特征是制度创新。

(三)共同特征是价值引领。

(四)共同特征是人和自然物质交换的自觉性。

(五)共同特征是全球的开放性。

三,中国的现代化寻路历程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第一,它一以贯之地以制度的变革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第二,它一以贯之地推动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非常重要的内涵,而且在不断扩展。

五,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现代化的共性

第一,它体现了发展性的共性。

第二,它体现了制度变革推进的共性。

第三,它体现了价值引领的共性。

第四,它体现了物质变换自觉性的共性。

第五,它体现了开放与全球化的共性。

六,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

第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性。

第二点,是通过体制的建构和不断的制度变革,来实现一个后来者的现代化的赶超的这种独特性。

七,中国式现代化回答的也是世界现代化问题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发展研究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