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明:统筹协调 增强三大协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处于枢纽地位,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高质量做到加力提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和增强多方协同。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全局,着眼统筹平衡发展、效益和防控风险三者关系,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和目标。增强多方协同,就是要杜绝政策“孤岛”,切实做到财政内外政策举措互联互通、取向一致、力度互助、落点互补。具体讲,就是要增强三大协同。
一是增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协同。
当前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社会政策协同发力的政策体系。妥善处理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决定宏观调控总体效应强度和质量状况的关键因素。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同,就是要确保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及时准确对接。为此,要运用专项债和贴息手段支持货币政策精准发力;综合运用减税降费和扩大支出手段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落实“双碳”战略,确保产业政策取得发展和安全并举效应;通过有的放矢地优化税费政策和支出政策,支持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进一步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底线思维,支持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支持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房建设等。
二是增强改革与政策的协同。
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需着力于动态平衡政策成本、政策效应和风险防控三者关系,其关键在于深化财政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发挥作用的根基。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拓展财政政策措施选择和加力空间、提升政策实施效率,才能扩大财政政策作用范围、增强政策连锁效应,才能切实压低政策实施成本、防控财政风险。为此,2023年财政改革要继续向深水区挺进。一方面,通过深化税费制度改革增强税费政策的精准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支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而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通过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而压低政策实施成本并防范化解财政风险;通过加快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提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效率,进而强化财政政策的扩散效应;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资金直达机制,确保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扎实精准做到财力下沉。
三是增强收支两侧政策的协同。
财政政策由收支两大类政策组成。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必须创新思路,从政策措施组合结构优化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在收支总量政策组合上,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平衡好减收与增支两项政策之间关系。要更多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实现总量扩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支撑税费支持政策。其次,在收入侧政策方面,着力助企纾困,保持一定税费政策支持规模,增加企业现金流以扩大投资和增强就业吸容力。再次,在支出侧政策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政策工具的组合,厘清不同政策工具的着力点。扩大财政赤字应重在支持保障兜牢民生底线、加大财力下沉、支持助企纾困,增发专项债应重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贴息应重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支出政策工具运用总体平衡上,有必要继续强化专项债手段的运用,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
原载于《中国财政》
白景明,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司长级)。曾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财政研究”和“中国财经信息资料”两刊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