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远:中国农业发展趋势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宋洪远应邀参加在西安召开的“第23届中国农化行业领袖年度智慧峰会”上做了发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主题就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主线就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要求:首先从需求看,我国的总人口达到了14亿,GDP总量达到了100万亿元,人均GDP达到了一万美元中等收入人体达到4亿人,城镇化率达到了60%以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相对对农业农村的要求也提高了,比如说收入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就要求农业要注重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不仅要求提供优质的农产品,需求更提高了。
从供给来看,我们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有了基础和条件,比如说,从粮食供给来看,我国的粮食连续17年增产丰收,连续6年增产量达到1.3亿斤以上,人均占有量470公斤,库存消耗比处在历史高位,粮食安全处在历史最好的时期,这为我们调结构,促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农产品总量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还存在质量、品质问题,品牌的问题。
从供求关系来看,也要求我们要转变生产方式,过去农业农药、化肥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生产方式走到了尽头,不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这就要求农业要高质量发展。
2017年12月的中央农村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走质量兴农道路”;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019年1月我们7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今年的五中全会会议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及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逻辑:大的逻辑就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逻辑,就是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看看这个阶段我们面临哪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方面不符合发展的要求;第二个就是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开放共享,要统筹发展,安全发展。
近期中央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应对当前全球复杂经济形势的破题之道,是中长期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农业要做好内循环这篇大文章,要为整个经济发展做好互促。在这个基础上,农业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个要求,第一个是要坚持三个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第二个提出要构建三个体系,就是要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第三个我们提出要提高农业的三个“力”,农业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全要素生产力。第四个要实现农业的两个转变,一个是由生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这次我们又提出,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为核心,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具体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我认为有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引领、市场导向四个方面的措施。
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求产品质量要好,产业素质要高,产业经营能力要强;另一方面,要求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农村还要增绿。
首先,质量第一就是要提高质量性能、品牌性能。抓产业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品牌,从而推进农业的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特色化水平。
第二,要坚持效益优先,提升竞争力。要降低生产成本,在一些领域实行机器化;发展实体规模经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产业链实现增产、增值、增效、增收的统一;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把农业的其他功能发挥出来,增加效益。
第三,坚持绿色导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化肥、农药等投入品要减量;实现秸秆等废弃物的早期使用;加强动物防疫,防止再次污染;加强农业资源保护,防止农业资源过度利用。
第四,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市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要持续推进调整,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信息化和现代产业融合发展。要利用各种机制建立融合发展的平台,推动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走出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宋洪远,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