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旗帜动态> 政策解读 >曹远征:中国金融业在微型金融上贡献了优秀经验

曹远征:中国金融业在微型金融上贡献了优秀经验

近日,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曹远征在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中国金融业在普惠金融或者说微型金融上贡献了优秀经验。


他认为,过去10年,中国的普惠金融进展非常之快。一方面,各类草根金融遍地开花。这些草根金融的核心特征,就是和熟人做生意。这就穿破了大银行只能依靠质押物放款的传统篱笆。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子金融发展非常之快,一些平台可以深入到交易场景做非常小的贷款。这方面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中国经济建设打下的良好基础。

曹远征指出,从1978年经济市场化改革算起,经过40余年发展,中国金融业终于与全球同步发展,跨越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历史。这在全球独一无二。

一系列改革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建立

曹远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届经济学博士,198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当时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曾任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正局级),还曾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

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曹远征评价,严格意义上,这时不需要金融。因为经济活动高度行政化,产供销、人财物均按国家计划分配,由财政主导。期间虽有银行,但隶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经理财政部国库,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负责基建拨款和核算。

1978年,中国开启经济市场化改革。这就要求有相应的金融予以配合,因为既有的高度一体化财政金融体制已不再适应。紧接着,新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启动,这始于“两个分离”。曹远征指出,第一,中国要向市场经济转轨,意味着金融部门需独立于财政,在此情形下,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不再隶属于财政部;第二,金融机构要独立于政府行政,走向市场,因此,各家银行陆续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

1984年的1月1日,以工商银行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为标志,双层银行制度正式在中国确立。“双层”,对应的就是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农中建为主的商业银行体系。

曹远征说,1984年以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先后或恢复重建,或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

“有了这一双层银行制度,金融业就有了骨架。”曹远征提醒,有了骨架,金融业便随着经济发展开始发育和分化。

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渐出现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金融市场。曹远征指出,由此初步形成金融体系,但行业发展也同时提出了新命题:金融监管要求愈加突显。

亮点在于,随后的监管不再是政府直接实施行政管理,而是将金融监管职能逐步从人民银行剥离出来,赋予第三方即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来实施。曹远征指出,这一系列行政和监管的独立,都可看作金融独立于财政系统的过程。

与此对应的另一条线路是,独立出的金融机构开始商业化。曹远征指出,真正的商业化,是2004年1月1日开始的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公司化改造,从产权结构入手,彻底解决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

曹远征看来,金融机构公司化进程起于2004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改制,直到2010年光大银行上市,以此为标志,这一轮商业化改造大功告成,可以说,这也标志着中国真正的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建立。

回顾1978年以来一系列改革,曹远征说,这是一个深刻的转变。整个过程用时近30年。

40多年间 跨越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历史

曹远征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在他看来,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改革,就是企业改革。要将企业从过去的政府附属工厂,变为真正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当然就要形成一整套的价格体系。而这个价格体系中,最核心的,就是金融价格。但事实上,企业改革,和金融价格改革如何配套,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他说,中国选择的是渐进式推进。改革的第一步,是以企业为中心。为了将国营工厂变为企业,围绕企业改革作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金融制度。当年,与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将金融从财政体系中独立出来,反映在企业改革上,就是将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当然,此时的贷款定价很低。

随着国有企业逐渐成熟,到本世纪初,多数企业开始盈利,亏损企业已大幅退出市场,这时才启动银行业自身的市场化,推进利率层面的改革。也就是说,企业具备了金融成本的承受能力之后,才开启涉及金融价格的改革。2004年开始的银行股份制改造,正是以此为历史背景。

曹远征对这种渐进式改革予以肯定。“你会发现改革是比较成功的。最成功的标志就是,中国银行业经受住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考验。”他感慨,幸亏当年决策比较早。

以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为标志,金融业在微观基础和在宏观基础上均得到规范,由此形成了现代金融体系框架。“这就是为什么2012年以后,大家发现,利率市场化在加快,汇率市场化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在加快。”在曹远征看来,只有在现代金融体系基础上,才有可能把这些项目提上日程。

曹远征评价,经过40余年发展,中国金融业终于和世界同步发展,开始面对全球同样面临的问题,诸如现在讲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讲全球治理等,这些都需金融业发展到相当程度,才会面对和讨论。

在他看来,中国现代金融业,恰恰是在40多年间跨越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历史,这在全球独一无二。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也是世界范围的一个奇迹。

回顾中国金融业与中国经济发展,曹远征认为有以下经验可以总结:

第一,中国金融业发展始终与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相互支持、紧密联系。

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了金融业发展,金融业发展也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放眼未来,这一点更加凸显。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我们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那么绿色金融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节能减排的转换,还是能源结构的转变,都需要金融参与。如何支持低碳经济,将是现代金融的一大挑战,“十四五”时期尤为艰巨。

第二,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中国金融业在普惠金融或者说微型金融上贡献了优秀经验。

2019年,曹远征和陈军合著的书籍《微型金融:从“排斥”到“包容”》,专门总结了中国反贫困金融的发展。他直言,以资产质押为主的银行授信,容易导致银行“嫌贫爱富”。因此,如何办成穷人的银行,是一个大的挑战。

事实上,过去10年,中国的普惠金融进展非常之快。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类草根金融遍地开花,无论是大银行小银行还是更小的农村的信用团体,都在发挥草根金融的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子金融发展非常快。曹远征指出,这方面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过去40多年改革建立的良好基础。

展望“十四五”中国金融业有四方面发展重点

展望“十四五”,曹远征作出以下判断:

第一,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全球化挑战更为突出。

中国经济已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利率正在迅速市场化,人民币汇率迅速自由化,人民币加速国际化,这也使得中国宏观环境愈加国际化。

随着金融业全部放开,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将是全球性金融市场,中国金融机构与全球金融机构同场竞争,因此对金融业的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均提出更高要求。换句话说,接下来,中国已经不再是内湖而是公海,特别是当上海真正成为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中心,这将是各国金融机构同场竞技的国际市场,对中国金融机构锻炼游泳能力、提高游泳本领非常有利。

第二,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未来15年,中等收入群体由现在的4亿多人翻一番达到9亿,意味着中国金融业要加强个人金融服务。

中等收入群体将是金融业最大的客户群体,而中等收入群体的需求不仅仅是存款贷款,更在于理财服务。因此,财富管理为主线,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新势头。更进一步,随着中等收入人口增长,人们视野愈加国际化,财富管理不仅在国内配置,还要求向国际配置,这就有了全球资产配置需求。那么,金融机构在个人财富管理上,也必须有全球化配置能力。

当前,各大银行都已成立理财子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也将迎来长足发展,在此情形下,中国银行业的个人金融业务也需要与国际接轨。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第三,中等收入人口增加,不只来自工薪人口,更来自小微企业的发展,以及自主就业群体的壮大。

在此过程,面向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的普惠金融,就需要有更强的穿透力,提供更深入的服务。

中国人口体量如此之大,金融需要切实面向草根,而这不只需要大银行做,更需要大量其它金融主体参与,创新更多产品。基于这一视角,如何处理好创新活动和监管的关系,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将变得非常重要。因此,监管创新,将是重要课题,也是全球面临的挑战。

第四,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因此加强国际宏观经济协调,变得日益重要。

只有协调,才能稳定国际环境,稳定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中国金融业新的使命。

曹远征总结,这四方面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重点,但核心依然是金融要与实体经济相结合,这是基本宗旨。


曹远征,中国,男,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是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现任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等,著名经济学家论坛“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