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何影响经济走向?
如何兼顾抗疫与发展?
未来经济政策的发力点在哪里?
2020年9月26日,FMBA授课教师,清华经管学院管理实践访问教授、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教授,在清华-港中大FMBA项目2021级首场招生说明会上带来“全球经济金融走势的研判”公开课程,从抗疫经济政策、全球金融市场、中国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为同学们讲解疫情之下的百年未有之经济变局。
与过去全球宏观经济的表现不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全球经济,不仅改变了经济的运行轨迹,更需要重新审视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预测模型。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研究机构纷纷改进预测方法。
一方面,经济机构随着疫情变化对经济走势进行滚动预测,逐月甚至逐周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经纪机构更频繁地使用情景分析方法,通常设立乐观、基准、悲观等上中下三种情景。多方改进之下,仍需要建立起对疫情经济问题的统一认知框架。
Part1: 抗疫经济政策的构建及走向
不同于人类已知的其他疾病对经济的外生冲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从总体上伤害生产要素中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要素——人。当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不能自然进行,经济活动就失去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活动也丧失了意义,疫情由此内生于经济。为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自然条件,经济活动必须服从于抗疫大局,它构成了经济政策的主基调。因此,疫情期间的经济政策方向是对冲经济下行,主要手段是扩张性财政货币安排。
疫情同时冲击着经济的供需两端,但因停工停产,使供给端受影响程度大于需求端。抗疫经济政策不应仅着眼于短期总需求的下降,而更应关注长期供给能力的维持。在停工停产停市的情况下,为保住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对弱势群体、基本民生行业和市场主体的纾困至为必要,传统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因此被疫情变形为以纾困为核心的抗疫经济政策体系。这一抗疫经济政策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并随疫情的变化而产生经济政策重心的变化:
全球目前三种抗疫模式,分别是区域阻断式空间遏制、事实上的群体免疫模式、阶段性隔断式时间缓和。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时间缓和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抗疫模式。
在时间缓和模式下,一旦缓和性的抗疫政策和缓和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成为常态,平滑(FLATTEN)构成抗疫政策的核心概念,其均衡点在于公共卫生系统负载量,尤其是ICU。
目前全球疫情还在持续中。在卫生设施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已出现大流行势头。有理由相信,疫情持续的时间比人们预期的要长。新冠病毒与疫苗和药物研发的竞赛,使人类很可能进入与病毒共存的新时代。这是我们从未经历的新时代,全球化格局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治理体系都会发生改变。
Part2: 形成中的全球金融市场新风险
为切断疫情并缓解疫情的伤害,财政开支大规模扩大是必须的。相对于传统的以管理总需求为目标和手段的宏观经济政策,以纾困为核心的抗疫经济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有限。这既意味着政策效应递减,也意味着政策成本的上升。
当市场主体因去杠杆而无法为财政赤字融资的情况下,就需要重启QE,以使央行成为国债主要甚至唯一的购买者,央行资产负债表急速扩张,例如今年3月份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剧烈变化。财政政策货币化,货币政策财政化,成为传统宏观经济政策扭曲变形的新体现。未来可以通过央行购买财政永续债权、央行直接为政府在央行的账户授予信贷额度、共同承担债券三种方式,扩大财政开支。
美元是全球货币,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和流动性来源,美国金融市场也由此是全球系统性重要市场。去杠杆为代表的金融风险正在形成,资本市场价格涨落使对冲基金损失严重,并遭受赎回压力,出现了去杠杆的迹象;大宗商品,尤其石油价格大幅震荡,甚至出现负油价,致使与油品相关的产业,尤其页岩油气的高负债难以维持;同时,疫情冲击使服务业受损严重。
2020初至今,随着市场经历了新冠疫情、油价暴跌、中美关系复杂化以及全球央行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市场中主要资产类别的回报率与去年相比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中贵金属得益于流动性充裕而增长显著,其次是基本金属、黑色金属与农产品。由于人们的交通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恢复,能源板块普遍低迷。
目前看来,要警惕两类性质不同的危机。
首先,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欧元货币政策统一,但财政不统一。当前欧盟7500亿欧元经济复苏基金的设置显示了各国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协同抗疫的共识,欧盟主权债务危机有所缓解。其次,新兴市场的货币危机及债务危机。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在市场恐慌情绪下可能会导致资金的外流,引发本币对外币的大幅贬值。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外债负担重,如果本币大幅贬值,会引发债务危机。
此外,现代货币理论是国家资产负债表重新配置。一改传统财政量入为出的原则,财政支出可先于收入,即政府可先借入货币进行支出,推动货币在市场中流通,并通过税收等方式回收货币,完成货币创造和回收的闭环。历史经验表明,一旦财政纪律松弛,无限透支中央银行,一般都会出现通货膨胀,由此需要高度关注现代货币理论兴起所形成的新型金融风险。
国际货币体系也会受到一定冲击。为抗击疫情,美国已先后实施三万亿美元的财政救助计划,美联储资产规模相应迅速扩张。但目前上一轮美国财政纾困款已用完,而美国两党对新一轮财政救助方案仍在胶着讨论当中,受疫情再度暴发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已有所放缓。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值得特别关注。
Part3: 中国经济重启的政策展望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此次疫情之下,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低贸易、低投资、高赤字、高杠杆有可能长期持续。与此同时,疫情也使得世界经济分化趋势更加明显。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率先走出疫情,如果不出现疫情大的反弹,经济增长将呈V型态势。相反,欧美国家因疫情拖累,经济增长呈L型态势。受上述态势制约,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也将继续分化,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会难以协调,经济全球化因之进入复杂局面。
长期以来,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而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局面复杂,使这一过程不能为继,需要努力形成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成为长期政策方向。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年诉求,而经济是基础。国际经验表明,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工业化。所谓改革,就是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由计划主导转变为由市场主导,所谓开放就是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纳入全球化。自本世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产能全方位面向全世界,出现了“入世红利”。2008年金融危机,从某种角度观察,是全球经济不平衡引起的,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的镜像关系为其典型特征的。由于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使中国产能出现过剩。
四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也由此带来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崛起的困惑。现有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建立在“南北差距”基础之上的,形成“中心——外围”的格局。
中国经济崛起所带来的角色转变,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也改变着国际治理体系。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快*长,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速上,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表现为中国居民收入快速提高。只有国内循环,才能促进国际循环,只有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目前,中国经济已开始步入重启阶段,但世界还处于疫情蔓延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是政策的主基调。下半年经济政策定位是以保促稳、稳中求进。通过保来实现稳,通过稳来实现增长,经济增长是保和稳的结果。不设定年度GDP目标既反映了这一路线图,同时为宏观经济政策灵活应对留下空间。“六稳”是一段时期的工作,“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因此需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包括扩大财政赤字、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包括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发挥宏观审慎管理的逆周期调节功能、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长期条件下,仍需要以改革开放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及其相关的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核心。伴随着这一转化,经济呈现出一维快速增长。只要这一转换尚未完成,结构性增长潜力仍在,增长过程就不会中止。
目前,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服务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中国经济已深深嵌入全球产业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也是中国的国家利益。
今年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即将进行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成为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曹远征,中国,男,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是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现任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等,著名经济学家论坛“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