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旗帜动态> 智库资讯 >黄益平:央行数字货币为何而来?

黄益平:央行数字货币为何而来?

  时间: 2020-09-08      601     分享: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金融领域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全球神经。近日,央行数字货币(DC/EP)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再次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放眼全球,各国央行数字货币领域风起云涌。据国际清算银行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80%的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10%的央行即将发行本国央行数字货币。法国、瑞典、泰国已开始测试数字货币,委内瑞拉近15%的加油站已使用石油币,美国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也由消极转向积极。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而货币的力量更是无法比拟。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比特币、Libra以及各种层出不穷的民间数字币中,央行货币形态更新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央行数字货币为何而来?有何特点?又将产生何种影响?央视网记者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


央视网记者:近年来,多国加紧研发数字货币,在您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黄益平:2009年比特币横空出世,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公众对美元作为一国的主权货币发挥国际货币功能的可持续性产生了疑问。比特币的最大优势是算法预先决定了总供给,不会超发,但短板是缺乏内在价值,没有贵金属支撑或者主权信用背书,所以比特币的价值非常不稳定,其实很难发挥重要货币的功能。作为修正,后来一些机构设计了稳定币,比如脸书的天秤币,它是以主要主权货币作为支撑,也就是说是有基本的内在价值的。但天秤币白皮书的公布,一下惊醒了各国央行。因为天秤币一旦上线,直接就是国际跨境支付与国际货币,它不但有可能绕开现行的一些跨境监管限制,甚至有替代部分主权货币的功能,一些脆弱的主权货币甚至存在完全被取代的可能性。


央视网记者:我国数字货币研发在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黄益平:中国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开发人民币数字货币,是国际上比较早着手研发数字货币的央行之一。之前有个别国家比如委内瑞拉等发行了数字货币,但无论从功能还是影响看,都不是非常成功。最近欧洲一些国家、日本甚至美国都开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但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在去年就已经完成研发,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在利用不同的场景进行测试。如果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全面落地,应该是全球第一个主要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因此,我国数字货币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央视网记者:在保护货币主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黄益平: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促使跨境结算和投资变得更加快速、安全、低成本。举个例子,现在从北京往纽约或者伦敦汇款,一般都需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完成交易,费用也比较高。数字货币其实就是一串密码,密码易手可以瞬间完成。不过,数字货币在国际交易中得使用,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约束,最重要的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尚未完全放开。如果人民币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买卖,单纯的数字化也无法解决国际化的问题。 


央视网记者: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目前具备哪些功能?与移动支付使用的电子货币有何不同?


黄益平:客观地说,央行数字货币的第一步其实还是相对保守的,短期内它的主要功能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而不是银行存款或者其它金融投资产品。如果看货币的三大功能:支付、定价和投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只是发挥第一个功能,第二个功能并未发生改变,第三个功能尚不具备,也就是说数字货币并不同时发挥货币的全部功能。与移动支付使用的电子货币相比,一是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央行一定可以偿付。移动支付钱包里的货币虽然仍然是以人民币为单位,如果钱包损毁,央行不会负责偿付。二是数字货币支付不必依赖系统网络系统,支付的成本也可以更低,这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强数字货币支付的便利性甚至普惠性。三是数字货币支付如果额度不大,有可能实现匿名交易,这跟现金交易有相似性。


央视网记者:未来,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将对商业银行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次试点意味着什么?


黄益平:央行在设计DC/EP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尽量不要在短期内冲击商业银行及整体金融生态:第一,发行采取双层体制的做法,银行、互联网公司以及电信公司等授权机构可以用现金向中国人民银行兑换DC/EP,授权机构再向公众发行。第二,央行不对DC/EP付利息。这就意味着,个人或企业不会绕过商业银行直接跟央行兑换,他们也不会把大量的资金从银行账户转移到数字货币账户,因为没有利息回报。这些设计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尽量不造成商业银行脱媒,但实际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现在很难明确判定金融消费者究竟会如何在数字货币支付与电子货币支付之间做选择。总之,DC/EP落地将是历史性的一步,但这第一步仍然是相对保守的。


央视网记者:从长远看,我国央行数字货币是否会对整个金融生态产生影响?


黄益平:有的专家指出,虽然DC/EP不会替代银行的定期存款,但替代活期存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活期存款的利率回报非常低,这就意味着脱媒很难完全避免。另外,对移动支付的潜在影响更加值得密切关注,尤其考虑到移动支付实际是数字金融,包括大数据风控以及相应的大科技平台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如果DC/EP对移动支付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有可能改变数字金融发展的速度甚至方向。但客观地说,这可能不是决策者的初衷,会不会发生,也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作者: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